2015天津高考化学答案_2015年高考化学最有可能考的试题
来源:试题 发布时间:2018-10-26 点击:
【www.dsms123.com--试题】
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dCl2+H2O CO2+Pd↓+2H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B.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
C.生成22.4L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mo1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
2.右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氧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测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指示剂
3.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A选项不正确,K3C60中还有共价键;B选项K3C60中C60显-3价即碳元素显-3价不正确;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即C选项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C60与12C不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4.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到的VL气体全为NO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100%
【解析】由于是排水法收集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故收集到的VL气体全为NO;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且在烘干前应该有沉淀的洗涤过程,wg的固体是AgCl,由元素守恒关系推出m(Ag)=108w/143.5,易推断选项D错误。
(答案)D
5.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K2S4+3KI。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时,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闭合K时,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C.闭合K时,X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D.闭合K时,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
6.世博会上澳大利亚馆的外墙采用的是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外墙的颜色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它会随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的影响,逐渐结出一层锈斑,从橙色到赭红色的转变,看上去外观的生锈程度在增加,运用了钢材生锈原理。下列有关钢材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
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只有氧化、还原及化合反应
C.钢材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反应为:Fe-3e-=Fe3+
D.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较大影响【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错;电化学腐蚀首先得到Fe(OH)3,分解得到Fe2O3,属于分解反应,B错。负极的反应为:Fe-2e-=Fe2+,C错。
7.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盐酸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下图A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A 图B 图C
A.的取值范围为0≤a<50
B.的最大值为2.5
C.若将关系图改为B图时,则的取值范围为80<a<90
D.若将关系图改为C图时,则的取值范围为75<a<90
8.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0mol·L-1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B.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答案】AD
(解析)在点③时,NaOH与CH3COOH为等物质的量的反应,据物料守恒知,c(Na+)=c(CH3COO─)+c(CH3COOH),A项正确;点③时溶液中CH3COO-水解显酸性,c(OH─)<c(Na+),C项错误;点①时,参与反应的n(NaOH)=1/2n(CH3COOH),即有2c(Na+)=c(CH3COO─)+c(CH3COOH),结合电中性原理c(Na+)+c(H+)=c(CH3COO─)+c(OH─),c(CH3COO─)+2c(OH─)=c(CH3COOH)+2c(H+),B项错误;在滴加过程中,若酸的用量远大于NaOH时,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D项正确。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B.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C.焰色反应主要是利用了原子光谱中原子吸收光谱
D.比能量是衡量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答案)C
【解析】焰色反应主要是利用了原子光谱中原子发射光谱。其原理是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而光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
10.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B.过氧化氢电子式:
C.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核外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A错。选项B中由于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电子的得失,B错,正确的电子式为。选项C中As原子核外共有33个电子,故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C错。
11.用类推的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a失火不能用CO2灭火,K失火不能用CO2灭火
B.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也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C.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2S3
D.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解析】 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故不能用电解熔解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Fe与S直接化合只能生成FeS;Pb3O4中铅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2价,故Pb3O4应写成2PbO·PbO2的形式。
(答案) A
12.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使相同体积的FeCl2和FeCl3溶液完全沉淀,若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那么,FeCl2和FeCl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3∶2
C.2∶3 D.3∶1
【解析】 Fe2++2OH-===Fe(OH)2↓,
Fe3++3OH-===Fe(OH)3↓,
因此==3∶2,选B。
(答案) B
1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固体的质量。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指的是20℃时100gH2O溶解食盐36g,即136g食盐饱和溶液中溶有食盐36g,A、D没有指明温度。
(答案) C
14.化学在文物的保护和鉴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庙宇中因为信教徒长期点燃香烛、木材等会造成壁画被油烟污染,表面常常附着白色沉积物。研究表明,采用氨水能够清洗壁画表面的污染,采用醋酸溶液可以进行固色。某文物保护单位现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mol/L的氨水,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氨气溶于500mL水中
B.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
C.取1mol/L的氨水50mL,加入500mL水中
D.取1mol/L的氨水100mL,配成1000mL溶液
【解析】 标准状况下1.12LNH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将此NH3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此外,取1mol/L的氨水100mL,配成1000mL溶液,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虽然也是0.1mol/L,但限于本题条件,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的溶液。
(答案) B
15.下列有关微粒或物质的“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分别为2mol·L-1和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CO32-)的比值为2∶1
B.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大于0.5mol,小于1mol
D.向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1molCuSO4固体,则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250g
16.传统的引爆炸药由于其中含Pb,使用时将产生污染,同时其引爆后的剩余炸药还严重危害接触者的人身安全,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mLNa2R溶液含Na+的微粒数为N个,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N×10-2mol/L B.mol/L
C.mol/L D.mol/L
【解析】 10mLNa2R溶液中含Na+的微粒数为N个,Na2R的物质的量n(Na2R)=mol,
Na2R的物质的量浓度c(Na2R)=mol÷0.01L=mol/L。
(答案) B
17.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D选项错。
(答案) A
18.将一定体积的某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A溶液中和;另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B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中和时,HA溶液消耗的体积和HB溶液消耗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
B.因为两种酸溶液的pH相等,故V1一定等于V2
C.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
D.因为两种酸溶液的pH相等,所以HA与HB的酸性相同
【解析】 酸碱恰好中和时,NaOH和HA、HB的物质的量相等,则c(HA)·V1=c(HB)·V2,若V1>V2,则c(HA)7,b<7则xc(NO3-)>c(Cl-)>c(Ag+)>c(I-)
B.c(K+)>c(NO3-)>c(Ag+)>c(Cl-)>c(I-)
C.c(NO3-)>c(K+)>c(Ag+)>c(Cl-)>c(I-)
D.c(K+)>c(NO3-)>c(Ag+)=c(Cl-)+c(I-)
2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可得无水氯化铝固体
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试剂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
C.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热的稀硝酸清洗,回收后的硝酸银溶液可再利用
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解析】 A项,AlCl3溶液在加热蒸发时,Al3+会水解,最终得到Al2O3固体,A错。B项,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而与溶质是强、弱电解质无关,B错。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则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C项,清洗“银镜”应用稀硝酸,生成的AgNO3需回收利用,C对。D项,加入足量NaOH,则又混入了新的杂质,D错。
(答案) C
28.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0-11mol/L
【解析】 不溶于水不是绝对的不溶,而是溶解度小于0.1g。尽管AgCl溶解的很少,但由于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溶液中微量的Ag+在I-浓度足够大的溶液中,可以转化为AgI,而使AgCl的溶解平衡向产生Ag+的方向移动,导致AgCl溶解,所以A错误。根据·c(I-)=1.0×10-16可计算得:c(I-)=×10-11mol/L,D正确。
(答案) A
2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解析】 人造刚玉主要成分为Al2O3,①错;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③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正确;④变色眼镜镜片应是在普通硅酸盐玻璃中加入光敏物质AgBr等,并加入极少光敏催化剂如CuO等制成,故④错。答案为D。
(答案) D
30.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31.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a+bc+da+da+cb+d现象白色
沉淀白色
沉淀白色
沉淀白色
沉淀无色
气体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b、c、d依次是( )
A.HCl、BaCl2、AgNO3、Na2CO3
B.AgNO3、HCl、Na2CO3、BaCl2
C.BaCl2、Na2CO3、AgNO3、HCl
D.AgNO3、HCl、BaCl2、Na2CO3
【解析】 由表中现象可知,a与另外三个溶液相混均有白色沉淀,可知a为AgNO3溶液。相混产生气体的是HCl和Na2CO3。
(答案) D
32.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4HCO3,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K+、Cl-、OH- B.Na+、Mg2+、S2-、ClO-
C.H+、Na+、SO42-、NO3- D.K+、Ca2+、OH-、SO32-
【解析】 加入溴水褪色,存在OH-或还原性离子;加入NH4HCO3产生刺激性气体,说明存在OH-;而D中Ca2+与SO32-结合产生沉淀,所以选A。
(答案) A
3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为1的无色溶液:K+、Fe2+、SO42-、NO3-、Cl-
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Br-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NO3-、Cl-
D.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Na+、NH4+、HCO3-、NO3-
【解析】 A项,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Fe2+,而且强酸性条件下,NO3-和Fe2+也不可能大量共存;B项,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存在能将I-氧化为I2的粒子,由于还原性S2->I-,所以S2-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在两种情况下,四种粒子都能大量共存;D项,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HCO3-在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大量存在,NH4+在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强酸性溶液中有NO3-时,与铝条反应无氢气放出。
(答案) C
3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所示。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OH)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解析】 HCl、H2SO4属于酸,酚酞、石蕊属于酸碱指示剂,NaCl属于盐,NaOH、Ba(OH)2属于碱,据药品按规律摆放的原则,Ba(OH)2溶液应放在D处。
(答案) D
35.物质系列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
A.Na2CO3、C、CO2、CO、NaHCO3
B.Na2S、S、SO2、Na2SO3、Na2SO4
C.NH3、N2、NO、NO2、NaNO3
D.P2O5、H3PO4、Na3PO4、Na2HPO4、NaH2PO4
【解析】 NaCl、Cl2、NaClO、Cl2O5、HClO4中都含氯元素,且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C项NH3、N2、NO、NO2、NaNO3中都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
(答案) C
3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l2参加的任何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NA
B.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分子的数目为×2
D.将1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
37.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NA=Vρ/m,②ρ=M/(NA△),③m=M/NA,
④△=V/NA,其中( )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 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解析】 由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ρ的摩尔体积为V,可知水的摩尔质量为ρV=M,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为m,NA个水分子的质量为m·NA,由此可得m·NA=ρV=M,推出①③正确;②④两式错误混淆了水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为液体,认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NA个水分子的体积为NA△=V,从而推出错误的关系式为②④。
(答案) B
38.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解析】 ①Cu与HNO3反应,随HNO3浓度变化,其生成物不同,HNO3浓度大时生成NO2,浓度小时产生NO等。②Zn与H2SO4反应,若H2SO4浓度较大时,H2SO4表现强氧化性,生成SO2;若为稀H2SO4,则与Zn反应释放出H2。②④组的物质其反应产物与它们的浓度无关。
(答案) A
39.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使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解析】 由方程式中化合价变化可知KClO3是氧化剂,P是还原剂,A项对。每个P原子化合价升高5,每3molP转移15mole-,C项对。该反应产生的P2O5是固体颗粒,容易吸水生成酸雾,B对。若红磷换成白磷,安全性降低,D项错。
(答案) D
40.某研究性jrs直播-手机版小组为了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少量晶体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液体产生,说明晶体中含有水;②将加热后剩余的晶体溶解于水,加入用盐酸酸化过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晶体中含有SO42-;③滤去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说明晶体中含有NH4+;④向步骤③的剩余液体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晶体中含有亚铁离子,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④
41.下列表述Ⅰ和Ⅱ都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4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B.常温下,42g丁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C.常温下,1molSiC中含有Si-C键的数目为4NA
D.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答案)C
【解析】由于氯仿在标准状况下呈液态,故A错。由于丁烯和环丙烷中所含有的σ键数目不同,因此无法判断42混合物中的σ键数目,B错。一个—14CH3中含有8个中子,因此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8NA,D错
43.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的种类最多的是( )
A.Cl2、Al(NO3)3、SO2、SiO2 B.CO、Al、NaHCO3、N2O5
C.SiO2、NH4HCO3、SO3、CO2 D.CaO、CO2、Cl2、NH4Al(SO4)2
(答案)A
【解析】要注意题中强调足量的NaOH溶液。选项A中生成的盐有NaCl、NaClO、NaAlO2、NaNO3、Na2SO3和Na2SiO3等6种盐。选项B中CO不与NaOH溶液反应,其余依次生成NaAlO2、Na2CO3和NaNO33种盐。选项C中依次生成Na2SiO3、Na2CO3和Na2SO43种盐。选项D中生成的盐分别是Na2CO3、NaCl、NaClO、NaAlO2和Na2SO45种盐,故选A。
44.)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1,则X的值为( )
键能/kJ·mol-1X498.8176A.423.3 B.460 C.832 D.920
(答案)B
【解析】表示硅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H=-989.2kJ·mol-1,根据反应热的定义可知?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2(Si—Si)+1(O=O)—4(Si—O)=2×176+498.8-4X=-989.2,解得X=460,故选B。
45.某实验报告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1
B.用50mL量筒量取23.00mL浓盐酸
C.用温度计测量出酒精的沸点为78.5℃
D.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为11.70g
46.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 )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
③NaAlO2溶液和盐酸 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
⑤AgNO3溶液和氨水
A.①③⑤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满足相互滴加时现象不同则满足题意:①中若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③中若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⑤中若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故①③⑤正确。而②和④中溶液互滴,现象相同——即开始和整个过程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47.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 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答案)C
【解析】不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促进电离,故水的离子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常数均增大。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选C。
4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49.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OH-、NH4+、H+,则离子浓度不一定是
c(Cl-)>c(NH4+)>c(H+)>c(OH-)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一)=c(Na+)
D.将0.2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一)+c(A一)=2c(H+)+c(HA)
(答案)A
【解析】选项A中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应是酸溶液或碱溶液,故溶液的pH为14-a或a,选项A错。选项B中四种离子只要符合电荷守恒即满足要求,如c(Cl-)>c(H+)>c(NH4+)>c(OH-)也有可能。根据电荷守恒可判断选项C正确。分析选项D:两者反应后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A和NaA,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A2-)……①,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c(A-)+c(HA)……②,①式和②式中消去c(Na+)即得2c(OH一)+c(A一)=2c(H+)+c(HA),故选项D正确。
50.如图所示:,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铁;b.稀H2SO4;c.Na2CO3溶液;d.BaCl2溶液;e.Cu(NO3)2溶液;f.MgSO4溶液。图中编号④代表的物质是( )
A.H2SO4 B.MgSO4 C.Cu(NO3)2 D.BaCl2
(答案)D
【解析】图中④表示的是该物质能和其它3种物质发生反应,根据所提供的物质判断只有BaCl2符合,它能和稀硫酸、Na2CO3溶液和MgSO4溶液反应,其它均不符要求。
5..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能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用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产生现象明显比通入CO2快。
⑴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图二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或SO2,SO2
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装置应做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⑵SO2溶解度大,且对应的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通入的SO2与石灰水反应快
⑶增加尾气吸收装置
52.某化学研究性jrs直播-手机版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实验作者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Ⅱ。实验Ⅱ、Ⅲ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3是否变质(或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实验Ⅱ:氢氧化铁胶体(或胶体);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3分);Fe3++3SCN-=Fe(SCN)3;Ba2++SO42-=BaSO4↓。实验III: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2Fe3++3CO32-+3H2O=2Fe(OH)3↓+3CO2↑
①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CO32-没有还原性(2分);②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
53、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KClO3质量其它物质质量待测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⑹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
【答案】54、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碘缺乏病,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KIO3。回答下列问题:
(1)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通常标有如下食用建议:勿长时间炖炒。其包含的原理是
(2)KIO3可用电解的方法制得,原理是: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温度和电流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则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某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结果溶液呈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证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该同学又用0.03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当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反应方程式为I2+2S2O===2I-+S4O),由此可判定该加碘食盐为__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答案】(9分)(1)KIO3在加热或高温下易分解而变质。(2分)
(2)6H2O+6e-===3H2↑+6OH- I-+3H2O-6e-===IO+6H+(每空2分,共4分)
(3)5I-+IO+6H+===3I2+3H2O(2分) 合格(1分)
、②H-O-O-H。式中O→O表示配位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在化学反应中氧氧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
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
b、将制得的(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
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作还原剂)。
⑴用电子式表示①、②两种结构: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⑵如果H2O2的结构如①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写结构简式,下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H2O2的结构如②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⑵+H2→C2H5OC2H5+H2O; C2H5―O-O―C2H5+H2→2C2H5OH
⑶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中有没有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推荐文章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8招生简章】2017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简章
-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2015年扬州市高三一模|2015年扬州市高三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试卷
- 千里稻花应秀色_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2015年黑龙江高考录取分数线|2015年黑龙江最新985工程大学名单
-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_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2015天津高考物理】2015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试题
-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_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2015年甘肃高考分数线]2015年甘肃最新985工程大学名单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