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2017高考全国卷3语文古诗词鉴赏分值及答题套路
来源:语文 发布时间:2018-11-21 点击:
【www.dsms123.com--语文】
2017全国卷3高考语文要想考高分,不仅要扎实掌握基本知识,而且学会一些万能答题公式技巧是必须的,语文答题有一定的套路,大家在复习时最好能找到答案规律。下面是高考jrs直播-手机版网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卷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分值及答题套路》,供参考。
12017全国卷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分值
由于2017年高考还没有开始,小编整理了2016年全国卷3高考语文真题中各题型分值,供大家参考。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题,6分
9题,5分
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12017全国卷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套路
古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以上《2017全国卷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分值及答题套路万能解题方法技巧与公式模板》由高考jrs直播-手机版网小编整理。学好语文,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在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打好基础,留心生活,多多阅读,考场中还应该先审好题目。
推荐文章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官网]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2016单招拟录取名单
-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录取分数线_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民语测试报名通知
-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官网】2017年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分类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2018分类招生]2017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 温州医科大学高考录取查询|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 [一觞一咏]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湖南书法网_2016湖南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类考试大纲
- 缟素的意思_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_2016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拟录取名单
- [同来不得同归去]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