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阅读答案】除夜作阅读答案

来源:语文 发布时间:2018-10-23 点击:

【www.dsms123.com--语文】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分为出声读和默看。为了帮助同学们jrs直播-手机版好语文高考jrs直播-手机版网小编整理了除夜作阅读答案,供参考。

除夜作阅读答案

1除夜作阅读原文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夜作阅读题目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3)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4)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除夜作阅读答案

  (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3)凄清(孤寂、凄凉、冷清)

  (4)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无比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1除夜作阅读翻译及赏析

  翻译: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着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着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1除夜作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以上就是高考学习网小编整理的除夜作阅读答案,供参考,更多阅读答案请关注高考学习网。

本文来源:http://www.dsms123.com/xx/162608/

上一篇:2018高考作文素材大全|2017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下一篇:任末好学文言文答案|任末好学阅读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高考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考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