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 点击: 2018-08-09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如果考生可以把握命题方向,那么,在写高考作文时就会占据一定优势。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供大家参考!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某中学开设文学名着选修课,来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他们认为“与高考无关”。而今,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上大学与专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在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材料二:为落实《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某中学开设了曲艺、书法等课程,成立了各种社团,邀请名家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素质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众所周知,负担过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积弊。“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应试教育的“磁场”里,学生、老师乃至家长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很简单,升学是硬道理,不仅是大大小小的考试,就连评优秀、评“三好”,都与升学有关。教育者很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加重学生负担虽然受抱怨,但升学率差了不仅挨骂,还可能丢饭碗。
素质教育的本义,应当是一种快乐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在释放“教育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当给学生以快乐体验。西方教育家曾说,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快乐,来自于教育带给学生的成就感。素质教育不是花拳绣腿,不能空喊口号,耍花架子,而是一种生动具体、富有成效的实践。检验这种成效的标准,决不仅仅是分数。
据报道,几年前,泰国普吉岛一位名叫蒂莉•史密斯、年仅10岁的英国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报,及时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这个真实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看到素质教育的成效。这种教育带给人的,已不只是形式和内容的有趣、有用,而是一种获得成功的巨大幸福感。应试教育让不少学生获得升学的成功和喜悦,但同时,也带给在独木桥头失利的学生强烈挫败感。这是令人深感遗憾和不满的现实。改变这种境况,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博弈,不仅要打破分数和升学率造成的桎梏,而且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成长、成功和成才的快乐体验。
有的时候,大家可能太急功近利了,有些学校要好成绩,校长就让老师使力气把这个学生教好。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表现,就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比如说最近有一个“绿领巾”,还有“红校服”那种说法,成绩不好的同学带绿色的领巾,其他的同学带红领巾,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孩子的幸福跟家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说“绿领巾”也好,“红校服”也好,有的人说这叫教育冷暴力,其实它就是一种教育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摧残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感觉读书不快乐、不幸福,这是我们教育当中最大的失误。
学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绝不能忽视,因为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来自我们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其实也有教育的冷暴力存在。从目前来讲,孩子之所以不幸福,一方面来自学校,另一方面来自家庭,因为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一个很大的压力。这对孩子来讲他是无法选择的,是别无选择的,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才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问题、精神的疾患等。
有的家长从孕育生育开始,其实就给孩子规划了非常好的人生前景,孩子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早教,完了才是我们的学前教育,才是我们的义务教育。所以,家庭也好、家长也好,把孩子的人生填得太满,对孩子给予的期望值太高,这是影响当今孩子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家长的身上找原因。
中国的家长可以用四个“无”来概括,即无助、无奈、无知、无聊。无助,尤其是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也好,升学的时候也好,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感觉到很无助,感觉到孩子要上一个好学校实在是太难了,在当今中国大陆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非常缺乏的现实下,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是每一个家长面临的一个特别大的难题。有些家长又很无奈,他也希望孩子能够快乐一点儿,希望孩子能够多睡一点儿,希望孩子能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读书。为什么?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另外,我们现在的家长虽然很有知识、很有层次,但是在家庭教育当中很无知,缺少家庭教育的知识。这方面很多专家也有提到,比如说有的家长让孩子去学奥数,并不是说奥数不好,但是奥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去学。就像体育锻炼,广播体操可能适合大多数孩子,而艺术体操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孩子,芭蕾舞只适合一部分孩子一样,所以奥数只是一个学科,不适合绝大多数孩子。但是,好多家长有这种从众心理,认为奥数是升学的敲门砖,结果就让孩子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家长做了很多无聊的事情。
孩子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幸福成长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不能忽视学术的力量,但是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榜样,这是成人世界最大的问题。
素质教育并不高深,并不复杂,不必给素质教育贴太多标签,也不要给它戴那么多高帽子,更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实践,它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快乐,因而才有趣。
近三年高考命题,越来越侧重国家大事,更贴近时代社会。学生不再是单纯地闭门读书,更重要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只知道读书的学生,只是“学生”而已,关注国家、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才是真正的“国之少年”。
小编推荐:2018全国高考作文预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时代已经过去,考生要从身边的实际出发,观察并思考身边生活,做一个深谙社会、理解社会的青年,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走得更远。类似“共享单车”“广场舞”“食品安全”等关键词,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考生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新闻,不能熟视无睹,要进行思考和分析,关注有关部门的具体做法和媒体的评论。普通的社会现象,一旦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就得引起思考,做一些材料的搜集和探究。
【2018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作文命题方向趋势
http://m.dsms123.com/zk/14560/